2024年度江苏省煤炭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会议于2025年9月13日至14日在徐州召开,江苏煤炭行业聚集着众多高校、科研机构、设计院所、地质勘探、煤矿基建、煤炭生产企业、装备制造业企业和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是我国为数不多的煤炭行业全产业链和供应链省份。
近年来,江苏煤炭行业坚持“科技兴煤”战略,注重行业基础研究,不断完善创新体系,持续培育创新动能,进一步提升研发强度,精准研发投入,创新平台与人才体系有力推进,形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网络。

2024年度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在创新驱动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在智能化开采等重大装备国产化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中煤科工常州自动化研究院的《煤矿井下多场景人机防碰撞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解决“人-机-环”复杂耦合带来的感知、决策与控制难题,实现“高精度感知+低时延定位+毫秒级决策+协同避碰控制”一体化,随着数字孪生、深度强化学习与5G-UWB融合的持续深化,具备在掘、采、运全工序规模化推广条件。徐州华东机械有限公司的《极薄煤层自适应智能支护装备》,解决了我国0.6米厚度极薄煤层开采的支护难题,为资源利用和安全开采提供了重要装备保障。二是矿山智能机器人应用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如,南京天创科技有限公司的《煤矿本安型具身智能巡检机器人》,基于拓扑优化与驱控一体的机器人高效能防爆设计方法,显著提升了电机使用过程中的功率密度和能量利用效率。基于具身智能的多模态融合感知与故障诊断技术,通过跨模态时空对齐技术与多阶段迁移微调策略,实现了煤矿场景下的多模态融合与故障诊断,显著降低模型计算负载与硬件资源需求。三是示范工程与转化效益取得长足进步。如,江苏钜熙矿用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的《ZYBH18/4 矿用巷道式自动喷粉抑爆装置》,核心设计采用的紫外光敏管与红外光敏管的双光谱检测技术,确保在复杂环境下的高精度探测,能够及时、准确地识别爆炸初期信号,迅速启动抑爆装置,保障矿工生命安全和矿井设备。该研究成果授权发明专利12件,产品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在全国重点矿区普遍推广使用。
2024年度江苏省煤炭学会科技进步奖共评出拟获奖项目54个,其中9个项目拟获一等奖,19个项目拟获二等奖,26个项目拟获三等奖。南京天创科技有限公司的《煤矿本安型具身智能巡检机器人》、中煤科工常州自动化研究院的《煤矿井下多场景人机防碰撞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煤第五建设有限公司等的《地铁隧道冻结法绿色安全高效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中煤第五建设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等的《海相复杂地层金属矿山超深井巷道热害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徐矿集团张双楼煤矿、中国矿业大学的《大屯丰沛矿区深部岩溶发育规律与水害探治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徐州华东机械有限公司的《极薄煤层自适应智能支护装备》、江苏钜熙矿用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的《ZYBH18/4 矿用巷道式自动喷粉抑爆装置》、徐矿集团哈密能源有限公司的《上行开采在水文地质复杂型矿井可行性技术研究》、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的《大屯矿区冲击地压综合多参量时空监测预警技术研究》等项目拟获科技进步一等奖。
江苏省煤炭学会把提升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列为我省煤炭行业“十五五”任务之首,将充分发挥学会平台优势,进一步推动行业持续加大研发强度,整体提升江苏煤炭行业整体科技发展水平。
Copyright © 江苏省煤炭学会 联系电话: 备案号:苏ICP备18065559号-1
技术支持:无锡开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510)85229289